欧宝体育网址导航专业厂家定制生产减速电机、无刷电机、感应电机、直流电机
网站地图 English
联系方式

CONTACT DONGHONG

  • 电话:0769-86637398-222
  • 手机:13450675746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定制方案

电瓶车20年驶入“超标”时代(1)

来源:欧宝体育网址导航    发布时间:2023-08-28 07:31:52

  1999年国标被众多企业甩在身后,电摩新国标引发争议暂缓实施,新标准正在抓紧制定

  电瓶车,这一被中国1.2亿老百姓使用着的交通工具,从去年底开始,由默默无闻走向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(简称国标委)一纸“40/20”的电动摩托车新标准出台,把体重超过40公斤、时速超过20公里的电动车归入机动车行列。

  这个“质变”,引发电动自行车企业的反弹和消费的人的困惑。国标委去年12月16日表示,原本今年1月1日生效的“电摩新国标”暂缓实施。

  对于这个被普遍的使用着的交通工具,它是怎样诞生的,又是怎样走上产业化之路的,为何90%以上的电瓶车“超标”。这次“标准”大讨论,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。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和梳理。

  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———清华大学马贵龙教授,回忆这段经历时笑着表示,“这样的一个过程已经很快了”。

  1989年,清华大学研发团队制造成功了第一台电瓶车原理样机,这让现如今仍然关注和继续研发、推广新技术用于这个行业的马贵龙有了“电瓶车第一人”之称。

  据他回忆,在此之前天津、上海也有人搞过电瓶车研发和生产,并且投放到市场,但是没有最终成功。

  接下来的电瓶车,在我国走过了6年的技术改进和推广之路。马贵龙教授发现,涉足这一领域的几位“先驱”均非行业相关人士。

  “从1990年开始,电瓶车产品项目开始推广。”据马贵龙教授回忆,1993-1995年有三家企业表示有兴趣。当时在搞房地产的南京天地集团(即大陆鸽的前投资者)、上海工业投资公司下属的上海新联公司(现千鹤的前身),以及浙江宁波的燃油车企业“快鹿”。

  由于是试制产品,国内当时没有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;当时处于领头羊的日本出台了关于电瓶车的国家标准,并将于1995年11月21日起实施。赶在日本标准实施之前,清华和广州五羊下属威士达合作制作的样机于1995年11月20日通过了日本检测,拿到了在日本按非机动车上路的认定证书。

  马贵龙教授介绍,中国电瓶车的技术特点是后轮上的轮毂电机,这是中国的原创。

  在产品试制通过日本检测的同时,他也帮大陆鸽做出了样机。1996年,就慢慢的开始有了小批量试销了。大陆鸽主要是在国内销售,而威士达的电瓶车主要销往日本。

  1995年是中国电瓶车走向市场的第一年,产量也就三五百辆,产业可谓刚刚起步。桂林电科所从美国引进的印制有刷电机技术的成功改进,促进了这个起步。

  电动自行车产品在中国尝试市场化的时候,当时一位从事风险投资工作的年轻人倪捷还并不了解这一些状况,一个“灵机一动”,使得他也在琢磨这个产品。

  “进入电瓶车行业比较偶然。”如今的倪捷已经是浙江绿源电动车公司董事长。据他回忆,当时工作中经常要骑自行车,但是感觉很累。中国科技大学工科硕士出身的他突发奇想,觉得可以把电池装在自行车上作为动力源,这在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。很快,倪捷就找人,把电池装在了自行车上,造出了“电池+自行车”。

  看着这个有创意的产品,倪捷觉得,这样的一个东西可能会有市场。“我当时便在市场上开始调研,很快发现这种‘电瓶车’在市场上已经有了,而且是1989年就有了”。

  据马贵龙教授回忆,除了倪捷的绿源电动车外,山东英克莱、浙江嘉兴的菲力普等自行车厂家也加入了这个行业。

  1996年,威士达往日本销售电瓶车大约6000-7000辆,1997年往日本出口已超过1万辆。

  1996年后,随着电瓶车产品在市场上亮相,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种产品。

  倪捷称,较他们稍晚进入电瓶车行业的新日、速派奇等厂家,时机稍微好些,因为1999年后的市场才成熟些。

  用倪捷的线年前后的电瓶车行业,同行称不上对手,只能叫“同志”,虽然有了这种新鲜的产品,但是能不能做好还是个问题。所有行业内从业人员都想如何让我们消费者接受这种产品。

  1995年,倪捷曾到处参观调研,当时代表性的厂家南京大陆鸽和上海的千鹤,他都跑去看过,“那时花了钱的人这种产品少人问津,电瓶车都落满灰尘”。

  倪捷认为,当时消费者不感兴趣的原因,一是当时的人均收入低,一辆均价大约在1000元左右的电瓶车消费者很难接受,此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差。

  1998年-1999年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历程,倪捷用了“焦头烂额”四个字形容,“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,消费的人都直接打到我的电话上来投诉。很多消费者平均半年修一次产品”。

  在这方面,马贵龙教授也深有感触,他表示,当时的电瓶车时速超过20公里,电机、电控就会烧,甚至会失控飞车,电池也会很快没电、报废。所以,当时技术条件下的电瓶车时速慢、质量也轻。此外,行业存在的问题是,只有少量几个厂家在生产电瓶车,产品技术不过关,距离规模化生产还有很大距离。

  在市场化之路上徘徊不前的电瓶车行业,最终得以发展,一是被技术革新拯救,二是赶上了2003年爆发的“非典”疫情。

  马贵龙介绍,2000年8月起,电瓶车从高速印制有刷轮毂电机改进使用低速有刷电机。这一技术创新使得电机效率提高了,同时电机的可靠性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。产品性能的提高,使得2002年-2003年的产量翻番增长。

  低速无刷电机的出世并成功应用,使得电瓶车技术获得巨大的进展,电机力矩更大,电机、控制器可靠性大幅度的提升,基本能够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
  绿源电动车董事长倪捷回忆,第一代电动自车由于质量上的问题,并不赚钱。到了2002年,随技术逐步提升,厂家也逐步改进了产品的工艺细节,如给车身加挡板等。这个行业才慢慢进入了标志性成熟时期。

  2002年,绿源电瓶车的年销量大约四五万辆,而2003年一年的销量,达到之前5年总和的1.5倍。“非典”疫情对于催熟市场起了重大作用。

  “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,没人愿意挤公交车,电瓶车成为很好的替代交通工具。”在倪捷看来,这一年电瓶车进入逐步广泛性普及的时代。

  马贵龙介绍,2003年-2007年,电瓶车行业出现井喷式发展,产量连年翻番。2007年,行业达到年产2000万辆水平,厂家也有2000家左右。

  此时,电瓶车行业的地域性特点也形成。有着自行车工业基础的天津,成为了北方地区电瓶车厂家的聚集地;有自行车、摩托车产业基础的江浙沪地区,成为东南部的产业聚集地,广东是中国南方的电瓶车的又一大基地。传统产业的继承性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。

  问题随着发展而来。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迄今仍在困扰着整个行业的电瓶车“标准”。

  据记者了解,在1997年电瓶车行业慢慢地发展起来后,国家有关部门主导制定了产业标准。1999年,国家发布实施的《电瓶车通用技术条件》中规定,电瓶车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20公里,整车质量(重量)不大于40公斤。

  据马贵龙教授回忆,1999年十几个行业内企业对当时这个“标准”无异议,因为当时的电控、电机、电池等技术只能到达这个水平。

  马贵龙说,自2000年低速有刷电机在电瓶车上开始使用后,电瓶车整车质量就开始“超标”了。2003年,电瓶车的质量、速度全面“超标”,安全性、舒适性、观赏性和载重性能的要求使得整车质量越来越超过40公斤,时速也超过了20公里。

  马贵龙认为,在电瓶车的市场化的推广中,随着城市半径的扩大,使用者对骑行里程有更高的要求;而随着打工者、上班族等更多花钱的那群人的加入,对骑行时速、负重等更高的要求会导致电机功率增加。

  在消费者不满足原来的20公里时速之后,原来重3.1-3.5公斤的高速印制有刷轮毂电机,逐步升级到5-6公斤的低速无刷永磁电机。电池也由两节变成四节12V、10Ah串联成48V、10Ah电源。

  最初的电瓶车是由自行车架改装的,而之后为了消费者骑行舒适度、外观美丽度、出于安全考虑的架叉强度等需要,车架质量一步步在加重。

  马贵龙认为,这样的“超标”,是产品技术提升、适应市场化需求过程中不可避免的。当然,也不排除一些不规范的小厂家为牟利搅乱了行业。

上一篇:此人原本是死刑犯狱中创造一东西申请专利后逃过了死刑

下一篇:微软工作软件调集WordExcelPowerPoint和PDF

联系方式